阮元万柳堂诗选
(道光二十年·公元1840年)
游万柳堂
庚子莫春坐宗舫游万柳堂,复入江回真州看桃花,同敬斋(阮克)、慎斋(阮先)两弟并孔厚
一
春深何处古人情?十幅轻舟半雨晴,
万树桃花万扬柳,南江春冶北湖情。
二
兄弟相邀共放舟,湖中游过又芳洲。
绝胜听雨小楼坐,不见一人闲待愁。
扬州北湖万柳堂诗并序
京师万柳堂者,元·平章廉文正(希宪)别业与赵文敏(孟頫)宴集之地,朱氏《日下见闻》载之:“康熙时为冯益都相国‘亦园’,鸿博名流多集于此”。今改拈花寺,嘉庆十五、六年,余与朱野云处士常游之地,补栽桃柳,颇致延眷。(余昔有句云:“妙绘见鸥波,疏斋共听歌。草堂围万柳,聚雨打新荷”。又云“火城阑不住,付与拂拈花,今日伽蓝地,当年宰相家”。)道光十八年出都,僧请书“元万柳堂”四字扁,此京城东南偶“元·万柳堂”也。余家扬州郡城北湖四十里僧渡桥(即公道桥)东八里赤岸湖(枚乘《七发广陵涛》“凌赤岸”)有珠湖草堂乃先祖(招勇将军阮玉堂)游钓之地。嘉庆初,先考复购田庄,余曾在此获稻捕鱼,八年过此有八咏曰:“珠湖草堂,三十六坡亭,湖光山色楼,鱼渠,黄鸟隅,龟莲沼,菱湄,射鸭船”,系以八诗致可乐也。乃自此后二三十年,皆没于洪湖下泄之水,楼庄多半倾圯。道光十九年春从弟克,先谓昔年水深八、九尺,近年水尚五、六尺,宜筑围堤,北渚叔(鸿)以为然,于是择田低者五百亩堤之,而弃其太低者,又虑与露筋祠,邵伯埭相对,湖宽二十里,宜多栽柳以御夏秋水波。低田即弃田也,取江洲细柳二万枝遍插之,兼伐湖岸柳干插之,且旧庄本有老柳枝数百株,堤内外每一佃渔亦各有老柳树数十株,乃于庄门前署,曰:万柳堂,可以课稼、观鱼,返于先畴,远于城俗,前八咏内唯珠湖草堂乃旧贯,今咏万柳堂稍加修改复为八咏。一曰:珠湖草堂;二曰:万柳堂;三曰:柳堂荷雨;四曰:太平渔乡;五曰:秋田获稻;六曰:黄鸟隅;七曰:三十六坡亭:八曰:定香亭。此扬州北湖万柳堂也。
一、珠湖草堂
墙户皆为浪所毁,今修之。老桑高七丈,大十围更茂。
三十年前旧草堂,草堂宛在水中央。
邱隅有约巢黄鸟,湖水无端没绿秧。
陇亩尚存千树柳,烟没久浸十围桑。
主人万里劳边事,那管家中三径荒。
二、万 柳 堂
旧屋今新立名,老屋水痕层叠,不加修饰,门外有二石鼓,百年外物。
昔访野云堂,元时柳号万。
我非求田园,冯园亦休论。
戌年许归里,锄犁可操券。
耐田尽沉水,望洋又何怨?
群从素明农,有策向我劝。
曷不圩此田,可得十余畹1。
江洲多细柳,栽之护土堰。
剪取二万枝,在水验尺寸。
亥夏水复来,圩若城受困。
圩坚柳更多,农力护勤健。
秋田稻已熟,共尝新米饭。
贺监乞湖曲,渊明获下潠2。
来年万柳春,绕堂黄亦嫩。
我家居湖乡,本与城市远。
岂有午桥心?岂有万柳愿?
不料竹林贤,一策解旧闷。
出门同看柳,春风又缱绻。
直待赋归来,雅学廉希宪。
原 注:1、三十亩为一畹。
编者注:2、潠(Sùn),喷出。
三、柳堂荷雨
堂西南种荷花,元·廉文正,赵文敏宴时画红衣女子送酒歌,骤雨打新荷曲。今栽秧毕时恰有雨打新荷之妙。陶宗仪《辍耕录》云:“万柳堂为廉‘野云别墅’,京城外最胜之地”。廉置酒招卢疏斋,赵松雪同饮,歌子圣乐,赵公喜即席赋诗乐。乃元好问词篇中有“骤雨打新荷”句,俗以名其曲。
荷叶亭亭出绿蘋,忽飞骤雨撒龙鳞。
红开急捧催花鼓,翠飐漪盘迸水银。
惟此声中清老耳,问谁风里染微尘?
宛然一幅鸥波画,只少新歌送酒人。
四、太平渔乡
新堤及万柳之外尚多深水之,弃田所赖,各小庄有网船、渔具、终年务鱼,聊可糊口,是以渔户。即佃户习惯贫乐,又因筑堤得古镜及宋·绍定六年石,知此地为宋·淮南东路江都县太平乡,今旧田真太平乡也。
草堂本在北湖前,付与彼臣三十年。
鼎力已衰忧覆束,天恩更重许归田。
莫愁老屋沧波底,比似名园“渌水边”1。
鱼蟹高于人住处,洪湖堰下势同然。
此间不是捕鱼荘,竟把渔荘掩稻场。
风定烟波秋罩网,月明野水夜鸣榔。
家家连舫成村落,日日鲜鳞换米粮。
冬日虽寒无盗贼,淮东真是太平乡。
原 注:1、杜诗何将军“山林名园依渌水”。
五、秋田获稻
江水性肥仁,其谷最宜稻。
为督南八州,皆以稻为宝。
所以稻之性,我能知其道。
固重勤耕耘,所忧在旱潦。
晴雨若愆期,忧心思如捣。
有神靡不举,竭诚以致祷。
旱荒尚罕逢,一旱苗则槁。
水灾屡遇之,人力难全保。
万顷良田秀,水过若浮藻。
无稻民则饥,百政不能好。
今日我归田,所虑一家小。
夏秧已全插,雨多农意恼。
柳堤护洪波,倏已报秋早。
外水高于田,众力守昏晓。
虽此五百亩,障之如一堡。
既获复速舂,高廪积其草。
我与族贫人,食之以不少。
今复与苦农,欢乐同一饱。
来岁且丰年,应有六穗檤1。
栽柳有几千,聊以娱二老2。
原 注:2、即和北渚叔阮鸿。
编者注:1、檤(Dào),一曰树名,一曰高大。此文是指稻穗大。
六、黄鸟隅
庚子五月乘舟至万柳堂看插稻,初五日天微明有莺声登黄鸟隅,同慎弟听之,自黄鸟隅落成咏后三十余年,此鸟长巢草堂高树间,为家禽也。
嘉庆八年名此隅,彼时久有黄鸟居。
五十余年国恩重,报称尺寸渐皆无。
今归草堂跂病足,扶疏老树仍吾庐。
怡盼庭柯更茂密,五丈桑并四丈榆。
老柳在堂新柳湖,百株千株复万株。
东方才明柳云暗,莺声已是绵蛮初。
披衣登隅看睍睆1,交交嘤嘤如掷梳。
和声以鸣笙吸呼,百啭过午且及晡2。
我家乔木岁百余,莺亦永与家禽俱。
於止知止此一偶,人岂可与鸟不如?
编者注:2晡(bū),即古申时,今十五点至十七点。
编者注:1睍睆(Xiàn,Huǎn),形容声音清和圆转。
七、三十六陂亭
三十六陂亭本在草堂西南隅,庚子于堂东北隅筑亭,移置陡亭,亦有荷柳,而西南偶亭荷柳日多,且生并蒂花四枝,竟用淅学署定香亭扁名之,亦佳话也。
新亭东北西窗推,旧日湖光扑面来。
甓社夕霏明月在,路筋晓色白莲开。
久无射鸭劳机事,惟有盟鸥弗薄才。
亭外菱花犹未密,惜教迟却十年栽。
万株杨柳碧如烟,种得红莲间白莲。
陂上冷香姜石帚1,岸边残月柳屯田。
西湖水似停船见,北固山须背榻眠。
午卧此亭谈稼穑,长常园詠记丰年。
原 注:1、姜白石词:“三十六陂人未到冷香飞上”词。
八、定香亭
昔年恩命住杭州,竹里荷庭过夏秋。
莲幕久无观水处,选楼难作种花谋。
水华今得开三亩,香气还能定一舟。
四十余年旧诗笔,不图能卧此沧州。
既种荷花又种菱,题诗旧日羡吴兴。
沧州画柳学承旨,休沐寻诗思右丞。
船笛参差香自在,莲荘别业远难能。
纳凉留客皆陈迹,天许衰翁住广陵。
画万柳堂成卷即题
指点扬州赤岸湖1,草堂万柳画成图。
平障未敢追廉孟2,佳客谁能比赵卢3?
淮甸漂流栽早稻,江州潮水接长芦。
归田踨迹何人近?半是农夫半钓徒。
原 注:1枚乘《七发观涛广陵》,有“陵赤岸”之句。此地名赤岸湖,则农夫俗称所通称,也将毋即汉岸也耶?2廉公字善甫,畏吾儿人,今吐鲁番也。父希鲁海牙随国主内附、元太祖用为燕南廉访使。生希宪、幼侍世祖,好经史。世祖问之:以孟子性善义、利仁暴对。世祖嘉之。目为廉孟子,官平章行省平章。成帝尊香僧为国师,命廉受戒,对曰:臣受孔子戒,问何戒日,为臣当忠,为子当孝,如是而已。大德中谥文正。3赵即赵子昂。卢挚字莘老、涿(今河北涿州市)人。翰林学士,奉旨有《疏斋集》、与松雪同官。4余家祭田真州江中芦洲(即今镇江市丹徒区世业乡)耳、宋长芦禅院在洲西,见《东坡集》,可见此地宋即产长芦。
和赵松雪《万柳堂》七律原韵
赵松雪为廉野作万柳图题句于上左方云:“万柳堂前数亩池,平铺云锦盖涟漪。主人自有沧州趣,游女仍歌白雪词。手把荷花来劝酒,步随芳草出寻诗。诗知咫尺京城外,便有无穷千里思”。余曾见松雪画并诗,题和一律。
万柳堂东廿里池,汪汪千顷动晴漪。
更无人见鸥波画?似有莺歌骤雨词。
稻叶绿时闲避暑,荷花红处独题诗。
衰年虽得沧州趣,北斗京华系梦思。
小暑后乘宗舫入湖遇风雨,宿万柳堂
高樯摄摄水漫漫,纵棹家园门外看。
风雨盘旋随气转,烟波空阔比江宽。
峭帆破浪披怀易,捩舵归荘得路难。
童仆欢迎登岸处,柳深荷净草堂寒。
定香亭清夏1
湖光清夏有心铭,今日归田在此亭。
渠绕四周通小彴,窗开三面透虚灵。
嘉连夹岸双枝碧,细柳逥波万树青。
一片稻田蝉稻秀,好风清畎善冷泠。
原 注:1旧有“湖荘清夏”图砚,并刻四字,今特携来。
|